2025年7月,内蒙古戈壁滩上,一场静默的军事演示震撼全球。央视镜头捕捉到的一幕——多型无人机如蜂群般掠过沙丘,精准摧毁预设靶标——不仅展示了中国军工的硬核实力,更向世界宣告:中国已建成全球首个全纵深无人机攻击体系,彻底改写现代战争规则。
一、中国版“蜂群”:从侦察到毁灭的无缝衔接 这套体系的核心在于多机型协同作战,形成“侦察-干扰-打击-评估”的闭环杀伤链: “飞蛙”侦察无人机:如幽灵般渗透敌方防线,实时回传雷达站、指挥所坐标。 “飞隼”自杀式无人机:专攻电磁信号源,反辐射导引头确保“雷达开机即毁灭”。 “黑蜂”微型无人机:毫米级精度点杀残存火力点,堪称“战场手术刀”。 “飞鲸”重型无人机:携带大当量弹药,对敌集结区实施覆盖式打击。 更关键的是,这些机型已实现谱系化量产,从微型“黑蜂”到重型“飞鲸”,形成完整作战梯队,远超西方仍在争论单一机型性能的现状。
二、AI协同作战:未来战争的终极形态 传统无人机依赖地面遥控,易受电磁干扰。而中国的最新突破在于AI自主协同: 一架“飞蛙”发现目标后,可自主召唤“飞隼”诱敌,同时引导“黑蜂”绕后突袭,高空“飞鲸”同步压制防空火力——全程无需人工干预。 美国《防务新闻》承认,中国在该领域的技术积累已对美军构成挑战,某些协同能力甚至领先西方。
三、军贸市场的“中国套餐” 中国无人机不仅性能强悍,更提供“一站式解决方案”,成为国际军贸市场的香饽饽: 航天彩虹(002389):彩虹系列占中东市场60%泛策略,巴以冲突催生订单激增。 中无人机(688297):翼龙系列获沙特300架大单,云影-350具备集群作战能力。 航天电子:旗下“飞腾”系列巡飞弹已通过实战验证,反无人机硬杀伤技术领先。
四、反制与防御:另一片蓝海 随着无人机威胁升级,反无人机系统需求爆发: 国睿科技(600562):低空探测雷达可识别200多种无人机型号,部署首都核心区。 高德红外(002414):红外热成像技术穿透烟雾,成反无人机核心组件。 锐科激光(300747):激光反无系统单次打击成本低于5000元,毁伤效率全球领先。
五、未来战争:无人化与体系化的较量 俄乌战场已证明,单一无人机再强也难成气候,唯有体系化作战才能主宰战场。中国此次展示的全纵深攻击体系,不仅是技术突破,更是战略思维的跃升——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塑造战场态势。 当西方还在讨论“无人机是否改变战争”时,中国已用实战化演示给出答案:未来战争,将是无人蜂群的天下,而中国,正站在这一变革的最前沿。 (本文部分信息援引自央视军事、防务新闻等公开报道)
致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